临床应用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

2024-12-09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具体为通过微创介入方式进入血管,取栓或置入支架来恢复血供,是大部分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 外周血管病就是指冠状动脉以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的一个狭窄或者闭塞或者瘤样扩张的一个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具体为通过微创介入方式进入血管,取栓或置入支架来恢复血供,是大部分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

外周血管病就是指冠状动脉以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的一个狭窄或者闭塞或者瘤样扩张的一个疾病;

主要包括:

1.动脉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动脉血栓、主动脉瘤等;

2.静脉系统疾病,静脉曲张、静脉炎、下肢静脉血栓等;

外周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免疫、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有关。我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由2014年的4,377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4,843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6%,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人数预计持续增加,年复合增长率保持不变,预计2023年,患病人数将增长至5,596万人。我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有近1亿的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常用器械有大动脉覆膜支架、髂股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及肾动脉支架等。

更多应用

心脏介入治疗

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无需开胸,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借助某些器械,将导管送到病变部位,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它是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 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 PTCA +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常用器械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PTCA 球囊扩张导管、导引导管、造影导管、导引导丝等关。

2024-12-09

神经介入治疗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使用特殊材料,经血管内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的疾病,神经介入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经导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血管内支架脂肪术以及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等等。 常用器械有颈动脉支架、锥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支架、微导管、微导丝、远端保护器械、弹簧圈、液态栓塞材料等

2024-12-09

透析通路治疗

血管透析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直至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仍是透析患者中最理想的血管径路。

2024-12-09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具体为通过微创介入方式进入血管,取栓或置入支架来恢复血供,是大部分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 外周血管病就是指冠状动脉以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的一个狭窄或者闭塞或者瘤样扩张的一个疾病;

2024-12-09

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